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 消费者要警惕被套路

转自:青瞳视角

近年来,代理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以“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处置名义,发布以“停止催收”“反催收”“全额免息”“停息挂账”“信用卡债务重组”等为标题的信用广告,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消费者信任,卡债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警惕收取高额代理费用,被套牟取非法利益,代理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处置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信用昨日,卡债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被套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代理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套路多。处置

套路一:冒充律师、信用银行员工或相关专业人士,在微信公众号、QQ群、网络论坛、短视频等媒体平台发布“逃废债务”“全额免息”“征信修复、洗白”“专业反催收”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成功案例夸大宣传,删除屏蔽不利评价,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为噱头进行虚假承诺,欺诈诱骗消费者找其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

套路二: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收取高额费用。夸大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作用,诱导消费者授权其获取个人金融信息,并要求提供身份证号、信用卡账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成员信息,甚至要求邮寄身份证原件、信用卡、电话卡等重要个人证件,或要求提供密码信息等敏感金融信息,并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咨询费或手续费。

套路三:怂恿消费者伪造证据,恶意逃废债。

套路四:阻碍有关部门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切断正常维权渠道。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存在三大风险,即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多;个人信用受损影响大;个人资金损失风险高。要学习正确使用信用卡,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

文/本报记者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