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资产总量约占全国一半,金融业成首都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服贸会期间,北京半金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于9月2日上午在首钢园举办。金融记者会上获悉,资产总量质量重支目前北京金融资产总量超过了190万亿元,约占约占全国的全国一半,金融业占GDP的融业比重达到了20%,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成首撑贡献超过了1/5,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都高重要支撑。

今年服贸会展会规模及各方参与度进一步扩大,发展国际化与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北京半金充分彰显了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金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资产总量质量重支坚定决心。金融业是约占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我国服务业开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融业北京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首都金融工作,围绕稳住经济大盘、加强助企纾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用足用好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工具,完善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功能,实施贷款贴息等系列的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的金融支持。

7月份,北京新发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68%,利率水平处于全国较低的区间;上半年中资银行向高新技术产业投放贷款同比增加58%。

北京紧紧围绕“两区”建设,推动引领性制度创新,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落实放宽金融业的外资准入,扩大资本账户开放等创新试点政策。一批外资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多的业务资质。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平稳运行,基础的制度经受了市场检验。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近期发布,正式提出了建设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的目标。北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地推动首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服务保障国家重大金融战略和政策实施,不断地强化金融决策、标准制定、金融法制、支付结算、统计发布、国际合作、金融安全等功能,搭建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治理平台。

二是完善支持科技创新金融体系。推动北交所不断完善交易机制,扩大交易规模,丰富交易品种,探索与境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京以为示范,推动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促进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健康发展,办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和S基金,提升创业投资活跃度,更好地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三是巩固扩大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势,加强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研发和创新,支持鼓励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协同创新,大力培育数字金融产业主体,抓好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的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数字货币实验区的示范作用,在电子商务、产权登记、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发更多数字金融应用场景,统筹数字金融创新与安全,努力形成监管沙箱的北京经验。

四是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倡导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鼓励国内外绿色金融组织和机构在京开展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信息披露,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的绿色交易所,在自愿减排、交易碳账户及绿色金融的标准方面率先探索,促进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

五是打造金融业双向开放的新高地,大力推进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支持外资机构在京发展。在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北京将再落地一批先行先试的改革政策,深化国际金融交流合作,高水平地办好论坛、办好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