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预告三季报业绩公司“预喜率”超九成 光伏、锂电池材料等热门赛道成预增股集中地
炒股就看,预喜率权威,已预预增专业,告季股集及时,报业全面,司超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成光材料
已预告三季报业绩公司“预喜率”超九成
光伏、伏锂锂电池材料等热门赛道成预增股集中地
◎记者 孙越
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告披露进入高峰期,电池等热道成资金围绕业绩主线布局。门赛据Choice数据统计,中地截至记者发稿时,预喜率沪深两市已有360家上市公司披露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已预预增预喜率超过九成。告季股集从行业分布来看,报业光伏、司超锂电池材料等热门赛道是预增股集中地。
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后,股价出现大涨。但值得注意的是,“业绩大增,股价大跌”的背离现象也不时出现。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投资者应当关注业绩超预期和估值业绩相匹配个股,而非简单地将业绩增长和股价上涨画等号。
以为例,受业绩大增的利好消息刺激,该股昨日高开高走,最终以涨停报收。九安医疗是截至目前的“预增王”,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0亿元至163亿元,同比上升31818.29%至32416.76%。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7.56亿元至10.5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试剂盒产品在美国市场需求旺盛,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业绩和股价同步大增的还有。该公司于10月16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至2.73亿元,同比增长52.44%至68.49%。这一业绩超出了部分机构的预期。表示,由于三季度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对其2022年业绩预测上调9%,预计公司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润达3.15亿元。该股昨日大涨20%。
另一方面,市场上也不乏股价走势与业绩增速“背道而驰”的个股。昨日,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停,收盘下跌9.24%。10月14日晚间,古井贡酒披露业绩快报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23亿元,同比增长33.2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19.27%。
古井贡酒昨日盘后交易数据显示,深股通卖出1.07亿元并买入5462.45万元;4机构合计卖出1.39亿元的同时,另有3机构合计买入1.68亿元,机构资金博弈激烈。
对于古井贡酒股价大跌的原因,部分机构人士认为主要是业绩不达预期。华创证券表示,古井贡酒第三季度利润略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估计与费用投放有关,建议结合后续三季报观察其经营质量。
此外,一些前期累计已有较大涨幅的个股,其股价也在业绩预增后“不涨反跌”。如保温杯龙头,昨日股价跌近7%。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1.65%至102.54%。该股自4月27日至8月底一路上涨,股价实现翻倍。
又如储能龙头,昨日跌超4%。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83%至198%。此外,、等新能源产业链个股业绩亮丽,但近期同样表现低迷。
开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投资者不能光看净利润及业绩增幅等数据。有些公司虽然看上去业绩增幅巨大,但可能因为此前基数较低,或当年存在大额非经常性损益,并不能说明其实际投资价值提升,建议投资者先剔除业绩中不可持续的因素。
机构通过研究也发现,股价涨幅与业绩增速并不完全正相关。统计历史数据发现,2017年10月,三季报业绩增速排名前20%的个股,整体股价表现反而弱于同期业绩增速较低的股票。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10月国内环保限产政策开始趋松,市场预期后续钢铁、煤炭限产将有所放松,相关工业品价格上行趋势可能明显放缓。在此背景下,尽管钢铁、煤炭板块当年三季报业绩表现强势,但对应个股10月股价却并未明显上涨。
投资者该如何将业绩作为投资的参考因素?提示,考虑A股三季报业绩预告、近期行业景气度变化及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些变量,可以关注未来景气度有望维持及利润具备边际改善空间的行业:一是景气度持续高企的新能源车领域;二是受益于成本压力下降和需求旺盛的中下游行业;三是景气度已出现边际改善且未来改善空间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消费行业等。
(责任编辑:焦点)
- 新城控股:约60座已开业吾悦广场可进行抵押融资,对应估值450亿元
- 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对4名干部作出处分决定
- 老牌彩电企业厦华电子上市27年后退市,市值仅剩3个亿
- 招聘要求“不能起诉公司”,不过是“规定了个寂寞”
- Twitter版权保护系统一度“崩溃”,用户可上传整部盗版电影
- 工信部赴广东开展提振工业经济调研座谈
- 因燃油管存在松脱隐患 上汽大众将召回1765辆奥迪A7L汽车
- 国家卫健委:不得因防疫之外因素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
- 四川成都市:围绕重点环节 畅通物资供应
- 工商银行备份架构优化探索与实践
- 高端餐饮业“下凡”自救
- “测试车坠楼”两人遇难,蔚来“冷血”声明惹争议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自行车可以扔了?下周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二跌!分析师:每吨价格有望下调3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