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
◎周亮 记者 时娜
近日,深圳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下称《指引》),发布为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提供统一指引。金融机构金融机构
深圳市曾于2020年10月29日颁布《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以下简称《绿金条例》),环境明确绿色金融相关参与主体的信息责任义务。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披露《指引》是指引转型以《绿金条例》为基础,充分衔接人民银行发布的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标准框架,制定的绿色具有深圳特色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具体来看,深圳《指引》从战略目标、发布治理结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政策制度、环境环境风险管理、信息经营活动环境影响、披露投融资活动环境影响、能力建设、创新研究、数据质量管理等九个维度明确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工作要求。
《指引》中的环境信息披露范围不仅限于绿色资产,进一步向棕色资产等非绿资产的环境信息披露拓展。在碳核算方面,创新纳入整体投资的二氧化碳披露,并在披露指标体系中细化披露指标项和相关方法工具的参考,逐步向整体投融资环境信息披露转型,以帮助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金融机构环境表现,更为直观地推动金融机构“双碳”目标实现。
此外,《指引》在保证可行性的前提下,对标国际,积极借鉴吸纳国际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标准框架、测算方法,要求金融机构披露其自身经营及投融资活动的碳排放,利用环境信息披露倒逼金融机构提升自身运营的环境绩效,同时推动金融机构积极督促被投资对象的环境绩效改善,更好的服务深圳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对于银行、保险、公募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金融机构而言,《指引》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披露内容与指标。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从战略、治理、风险管理多领域披露机构内部绿色金融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将绿色投融资业务活动数据、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非绿资产环境影响等指标纳入披露范围,从定性及定量两个维度展现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与机遇的管理应对,推动金融机构系统谋划绿色金融长期发展战略及可持续的资本配置计划,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
同时,《指引》综合考量各业态金融机构在披露范围、披露程度及投融资活动环境影响测算的工作难度,以强制性与鼓励性指标并存的方式确保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可行性与有序落地实施。
以银行为例,《指引》要求银行应当披露绿色投融资相关制度建设情况,整体投融资的情况,并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测算和披露。包括绿色信贷余额、绿色信贷占总信贷余额比重、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资产结构、较之前报告期的变动情况,绿色债券持有余额及占总债券持有余额比重,超期未兑付绿色债券余额、较之前报告期的变动情况。同时,鼓励银行披露重要客户受到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及司法判决情况。鼓励金融机构披露棕色资产余额及其占总信贷余额比重、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资产结构、较之前报告期的变动情况。
在特别规定中,《指引》分别对银行、非存款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的绿色投融资相关制度建设情况,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相关披露内容进行细化明确,明确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类型并全面纳入各类金融机构可披露的投融资环境信息。
相关专家表示,各类金融机构全面纳入披露范围,也是鼓励金融机构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
(责任编辑:综合)
- 郭树清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
- 快讯:瑞康医药尾盘上演天地板
- 意大利下调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1%
- 广发证券:维持华润医疗买入评级 合理价值7.35港元
- 中药板块再度爆发,半导体迎来“股神”加持!坚持左侧筛选+催化剂共振,看这一资讯如何挖掘深度投资逻辑
- 南华期货2022年二季度南华商品指数展望
- 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7日正式生效
- 俄罗斯当场公布证据!
- 辽宁设立2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 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
- 快讯:盐湖提锂板块异动 盐湖股份等股走强
- 南京新百拟置入徐州新健康80%股权
- 金融数字化背后:银行网点加速优化,2021年关闭2809个,获准开业2260个
- Twitter版权保护系统一度“崩溃”,用户可上传整部盗版电影
- 深圳:扶持重点风投创投机构发展、支持国有创投标杆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