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已打造270多个易复制、可推广的惠农利民数字金融样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称,人民人民银行会同农业农村部、银行已打样板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4月启动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造多已打造270多个易复制、个易广可推广的复制惠农利民数字金融样板,引导金融业深化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可推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和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惠农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利民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数字乡村宜居宜业、金融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坚实金融支撑。人民
文章称,银行已打样板多措并举,造多开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局面。个易广一是复制发挥数字技术驱动作用,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普惠性;二是加快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助农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能力;三是深化数字金融多向赋能,增进农村公共领域的金融服务质效;四是强化金融科技辐射效应,助力提升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作为国民经济关键性、基础性产业,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关系到数字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文章显示,金融业深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激活涉农金融数据“新农资”,打造数字化生产“新农具”,加大农业现代化关键领域金融资源投入,助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效。
在数据增信方面的举措包括:运用卫星遥感、电子围栏、数据挖掘等手段加强生产经营链条“数字足迹”的自动化采集、可溯化信任和智能化分析,运用多方安全计算、神经网络等技术加强工商、税务、司法、专利等多维信息融合应用,将诚信经营、纳税信用、守法行为、专利价值等转化为信贷动能,推动农业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让“动产”转化为“不动产”,着力纾解农村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等融资痛点,切实降低涉农金融服务门槛。
在风控机制方面的举措包括:基于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健全农作物数据跟踪溯源、活体抵押物实时监控机制,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手段建立完善涉农信贷多维风控模型,结合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发展特点打造涵盖贷前、贷中、贷后的数字化综合风控能力,提高对农业企业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等的监测、预警和处置水平,提升融资服务覆盖面与可得性。
在场景融合方面的举措包括: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雷达”作用,精准识别生物种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企业融资需求,因地制宜打造农机具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业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数字化产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倾斜,更好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文章称,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既有效保障了民众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也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显著提升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责任编辑:时尚)
- 上海立法保护“最柔软的群体”:幼儿园和托育机构视频监控记录至少保存90天
- 北方大部分地区供暖启动在即 今冬能源保供形势怎么样
- 马斯克已解雇多名Twitter高管 员工等待裁员令
- 衢州出台房产新政,团购补贴2万元/套,大学生购房补贴房款的1.5%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 一图读懂《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
- 易纲:未来我们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 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分化:极氪问界环比增长,蔚小理齐下滑
- 中国积极支援巴基斯坦抗击洪灾
- 平安好医生,能“医”好自己吗?高度依赖平安集团,自身造血能力、持续成长性遭质疑,商业模式没有真正跑通
- 发布12小时参保人数突破50万!“北京普惠健康保”热点问题解答来了
- 辉瑞第三季度营收226.38亿美元,同比下降6%
- 宣称海参、羊奶粉能防癌,上海好惠家实业公司被罚10万元
- 上市银行三季报核心变量折射实体经济运行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