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到了最难的时候?
曾高速增长两年之久的中国中国外贸,突然大幅“降温”。外贸
海关总署9日发布的到最数据显示,4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6万亿元人民币,时候同比仅增长0.1%,中国增速比3月大幅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
其中,到最出口同比增长1.9%,时候增速远低于3月的中国12.9%;进口下降2%,降幅比3月扩大0.3个百分点。外贸
受4月进出口增速大幅放缓拖累,到最1-4月中国外贸同比增长7.9%,时候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8个百分点。中国
中国外贸怎么了?外贸什么时候能有起色?
为何下跌?
4月进出口增速“跳水”,是到最国际国内疫情所致。
华兴资本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表示,美国与欧元区4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别回升至59.2%与55.5%,均高于荣枯线50%,说明外需复苏整体稳健。中国外贸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主要源于4月疫情反复带来的复工复产受阻、供应链和物流运输不畅等,而中国国内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的持续低迷继续给稳预期、稳主体、稳就业、稳增长等方面带来挑战,并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一道抑制进口倾向。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也称,4月进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结果。但即使疫情对多地正常生产造成不小阻碍,4月中国外贸也保持了增长,这是韧性的体现。由于目前疫情还在持续,预计5月中国外贸仍会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外贸增速“跳水”之际,不少周边国家出口却在“高歌猛进”。如韩国4月出口同比大增12.6%,前4个月累计出口额达2306亿美元。
在高凌云看来,比进出口增速下降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贸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国外竞争对手挤占。如果中国疫情持续,复工复产迟迟无法进行,预计将有更多国际企业转向,这将给中国外贸带来深远影响。
稳得住吗?
去年,高速增长的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取得8.1%的增长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外贸增势持续走弱,将拖累整体经济增长,也会影响就业。
严峻的外贸形势下,官方开始密集施策。继要求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宣布采取新一轮稳外贸措施,包括力保订单,稳定重点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出口,对重点外贸企业在生产、物流、用工等方面给予保障;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运,提高作业和通关效率,保障重要零部件、装备和产品运输;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等。
与此同时,防疫政策也在优化。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雷正龙表示,目前正在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科学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做好分级分类分区精准管控,规范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分析人士认为,日益精准的防疫政策以及覆盖多个环节的稳外贸措施,将为中国外贸平稳增长提供助力。
高凌云表示,考虑到当前中国外贸增速下滑是疫情导致的,当疫情形势平稳,防疫政策逐步放松,进出口料将出现“弹簧效应”,即前期受限制越多,限制解除后反弹越大。展望全年,多重不确定因素下,中国外贸增速预计将结束前两年高增长状态,但规模仍有望稳定在6万亿美元左右。
(责任编辑:百科)
- 9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事关教育、医保、出行
- 西方制裁重创俄罗斯汽车业:2022年汽车销量同比暴降六成
- 摩根大通盘前跌超2% 四季度营收超预期 警告宏观经济将“恶化”
- 美银:上调卡特彼勒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升至295美元
- 老虎证券Q3净利润334万美元 新入金客户数同比增23.2%
- 招商局中国基金12月末每股资产净值为29.3港元
- 美国供应链欲回流 物流成本或不允许
- 券商经纪业务迎新规,禁止使用“零佣、免费”等宣传语
- 美国最大港口经历13年来最安静的10月:集装箱吞吐量为何暴跌25%
- 2022年外贸数据出炉:进出口同比增长7.7%,展现强劲韧性
- 涨停板复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超1% 高位股继续下挫
- 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或将实现同比增长3%
- 富国天惠成长A:三季度规模跌破300亿,成立17年的基金还行不行?
- 银行板块涨1.01% 瑞丰银行涨2.2%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