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头号钢企“接盘”海航表现如何?前三季度亏损超60亿元,债券兑付或承压
财联社11月1日讯(编辑 李俊)近日,接盘多家钢企陆续披露了三季报,江西季度有四成上市钢企在三季度实现净亏损。头号其中,钢企辽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方大”)昨日披露三季报显示,海航何前公司净利润-60.53亿元,表现较上年同期下降172.24%。亏损
据三季报显示,超亿承压辽宁方大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0.07亿元,元债同比增加25.48%;公司净利润-60.53亿元,券兑较上年同期下降172.24%。付或此外,接盘公司归母净利润-5.39亿元,江西季度较上年同期下降111.74%。头号
认为,钢企该公司业绩下滑原因之一在于,下游需求下滑,钢铁行业盈利大幅回落,同时,受外采铁矿石价格高企叠加钢铁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等周期性因素影响。
评级机构邦得信评指出,辽宁方大钢铁业务的盈利持续性受到了一定影响,并于昨日将辽宁方大主体级别由BBB-pi下调为BB+pi。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12月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布经营管理权移交公告,宣布将海航集团航空主业引战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利正式移交至战略投资者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同时,海航控股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南方大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自然人方威(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
据悉,海南高院于同年2月裁定受理了海航控股及海航控股的10家子公司破产重整申请。该重整涉及债券巨大、涉及重整企业众多、涉及债权人众多。最终确认的债权高达1.1万亿元,而海航系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企业合计达378家。辽宁方大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向海航航空主业投资380亿元,另有额外30亿元的风险化解资金。
此次对海航控股的“救助”也直接影响了辽宁方大今年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因长期借款大幅增加,公司整体债务负担较重。中诚信国际表示,由于海航控股资产及负债体量较大,参与海航控股重整需要较大规模投资资金,推升了公司债务规模,公司财务杠杆水平亦将有所上升。据公司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辽宁方大总资产 4167.09亿元,总负债 3313.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9.51%,较去年同期上升23.22个百分点;流动负债由700亿元增至1194.18亿元;非流动负债由196.4亿元增至2119.09亿元。同时,资产周转率由去年同期的0.71倍下降至0.43倍。
需要注意的是,航空产业是辽宁方大的新拓展业务领域,受新冠疫情反复、航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带来的经营性亏损以及受汇率波动影响确认财务汇兑损失,航空业务为公司经营带来极大不确定性。辽宁方大收购海航控股后,公司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分别增至4176.09亿元和853.83亿元,虽然收购使公司相关资产和营收大幅增加,但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在资产质量方面,邦得信评提醒,收购后商誉规模由去年末的26.2亿元上升至353.19亿元,商誉占资产比重由1.38%上升至8.47%,需关注公司商誉减值风险。
财务状况不佳,该公司的债券兑付或承压。据财联社梳理,截至目前,辽宁方大有2只存续债券,规模36亿元。分别为:私募债“21方大EB”,债券余额30亿元,剩余期限2.01Y,将于2024年11月5日到期,票面利率3.5%;中票“19辽宁方大MTN001”,债券余额6亿元,剩余期限1.46Y,将于2024年4月16日到期,票面利率6.5%。据wind数据显示,辽宁方大今年年内已无需要偿付的境内公开市场到期债券。同时,2022年11月5日将有 “21方大EB”的一笔1.05亿元利息需支付。
表示,进入四季度后,钢材需求端或有所好转,11月份季节性冬储将对需求产生提振效应。而供应端弹性较小,预计未来业内将维持去库存的态势,钢材总库存将长期维持历年来同期的低位水平,钢铁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责任编辑:焦点)
- 股东要求缩减规模并增加回购 Alphabet计划裁员1万人
- 我国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港举行 香港将继续巩固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央行今日进行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芯愿景IPO首发申请被取消审核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
- 地产投资变奏曲: 百强房企前10个月拿地总额降至11229亿元 地铁公司成土拍市场常客
- 发新债偿旧债?中融信托拟在新加坡发行3.67亿美元境外债
- 吴思康:加强大湾区科技合作,推动创新经济再上新台阶
- 金融街论坛传递这些信号
- 遭大额赎回 基金如何替投资者“捂住”钱袋子
- 洗钱犯罪快速上升,“自洗钱”案件首次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 再度卷入“华晨债”官司!申万投行被东吴基金告上法庭,诉讼标的本金逾2亿元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 百亿私募“接力道歉”!接连折腰的大佬们会不会在见证底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