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科普】神经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搏动性耳鸣
[综合] 时间:2025-07-09 06:29:48 来源:惊喜交集网 作者:百科 点击:129次
2022年9月25日,朝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健康知识:《【朝阳科普】神经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搏动性耳鸣》
38岁的科普护士凌女士,最近1年来总能听到右侧耳朵有“超声血流”的神经声音,随着心跳起伏,外科微创一年四季,介入连绵不绝,治疗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搏动生活和工作。在当地多家医院不同科室求医,性耳均未能解决问题,朝阳后经多方打听,科普凌女士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简称朝阳医院)神经外科。神经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得知,外科微创患者的介入搏动性耳鸣基本和心跳一致,压迫右侧的治疗颈部静脉时耳鸣消失。经进一步完善颅脑静脉CT检查(CTV),搏动根据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考虑凌女士为乙状窦憩室导致耳鸣,并告知其可以选择微创介入的方式治疗。
首先,医生为凌女士做脑血管造影确认了右侧乙状窦憩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闭塞憩室,栓塞后憩室完全不显影。术后患者很高兴地告诉医生,耳鸣症状完全消失了。
耳鸣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发病率约为10-15%,给患者带来不愉快的体验,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根据临床特点,耳鸣分为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搏动性耳鸣比较少见,约占4%,持续搏动性耳鸣会令人产生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引起搏动性耳鸣的原因包括动脉性疾病和静脉性疾病,其中以静脉性疾病多见。静脉性疾病中大约1/5是由乙状窦相关病变导致的,较为常见的是乙状窦憩室合并乳突区乙状窦周围骨质缺损和乙状窦湍流导致。
对于搏动性耳鸣,如果压迫患者颈部静脉后耳鸣消失,则提示乙状窦憩室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做CT静脉造影(CTV)或脑血管造影(DSA)确认,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IH主力合约涨0.62%
- 外资欲“联姻”理财子,“长钱”正缓缓回流A股
- 广州期货交易所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顺利落地
- 报告称三星高管和员工 2022 年的平均年薪超 1.3 亿韩元
- 英媒:“登记漏洞”让英国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
- Wedbush:Sangamo目前股价具有吸引力 上调目标价至16美元
- 股神也扛不住加息?巴菲特年报喜忧参半
- 罕见病药市场逼近千亿!人福、豪森明星产品诞生,7大品种国谈冲线,11款新药上市可期
- 上海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5.3%,新能源产品出口迅猛
-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逝世:最早提股份制改革,参与起草证券法
- 投资即可购买锂电池?“宁德时代”理财骗局浮出水面,有人损失上百万
- 南方基金《不止爱到老,还想养到老》辩论会圆满结束
- 李宁需要重塑李宁
-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回应订单延误:正在推进,Intel 3和台积电N3都没有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