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茅奖”获奖作品改编,原创话剧《钟鼓楼》年底将登陆北京上海
获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钟鼓楼》,是武获著名作家刘心武的经典之作,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奖作剧钟将登京上
刘心武老师曾阐释,《钟鼓楼》是创话一部有生命的,写实的鼓楼现实主义作品,而现实主义的年底回归是艺术的必然趋势。同时,茅奖它又吸收了西方后现代“同空间不同时空并置”的刘心陆北创作方法,用耳目一新的武获方式讲述老北京自己的故事。这样的奖作剧钟将登京上作品,若搬上舞台,品改必定会产生更奇妙的编原化学反应。
原创话剧《钟鼓楼》应运而生,由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出品,携手“新京味儿导演”、“鬼才导演”黄盈等优秀主创,让它以另一种方式在舞台上“活过来”。
原创话剧《钟鼓楼》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周边一座四合院里的故事,一块小金表、一场80年代的四合院婚礼是它长长的引线,带我们一同回到1982年12月12日那一天。短短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我们可以在这里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频繁穿行于时而重叠、时而疏离的时空网格之间。声音、脸孔、一举一止,生龙活现,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欲望、不同的观念...也悉数被刻画、被展现。
北京钟鼓楼,或许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它作为几百年来一直默默伫立在北京中轴线终点的古老建筑,永久地扎根于浩瀚时间长河之中,曾以轰鸣四方,向整个城市宣告时间的流逝。
但如今钟鼓楼已从敦促者,变成缄默的见证者,时常能嗅到透过古老砖石吹来的新鲜气息,周遭的景象日新月异,喧嚣市巷、人声鼎沸、永远热闹非凡。千千万万颗微如尘埃、有关历史或命运的故事不停在他们的注视下闪过,于是他们眼中的时间因此变得具象。
时间淌过城市,成了历史;
时间流过了人,成了命运;
对于钟鼓楼来说,周遭的一切,好像是翻天覆地了,但又像在不断地重复回环。
时间,是个圆吗,在周而复始?还是一支飞箭,一旦离弓便再不回头?
原创话剧《钟鼓楼》,将于今年11月首次以舞台作品的形式,隆重登陆北京、上海。邀你亲身踏进80年代那一段并不算遥远的岁月,思考关于时间的命题,一幕幕老北京四合院里鲜活生动的人情故事,即将诚意上演。
(责任编辑:焦点)
- 央行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面向六家商业银行提供二千亿元零成本资金
- 美银最新调查:投资者现金水平创20年新高,最大尾部风险是它
- 中国连续4个月减持美国国债,海外资产多元化布局大势所趋
- 国家统计局:有关方面在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将会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 营收增长、大幅减亏,但快手海外业务也很难讲出新故事
- IMF上调人民币SDR权重,专家:人民币外储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 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 大幅提升我国基础化工原料自给率
- 台确诊男童被4家医院拒收后身亡 台当局:地方要检讨
- 80岁的拜登正考虑连任问题,美国国会也遭遇“老龄化”
- 利率不变!央行等量续作MLF1000亿元 分析师:1年期LPR报价仍有下调的可能
- 5月16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一览
- 民爆光电二闯IPO:上市对赌2023年到期,上一次问了5轮没过
- 今年豪掷350亿连买8个矿,“中国金王”陈景河的钱从哪儿来?
- 第九届非洲城市峰会召开 呼吁让城市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