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买下日本”
原标题:台湾,买下日本要“买下日本”
台资收购日企的台湾趋势,仍在逐年扩大。买下日本
自2016年鸿海收购夏普以来,台湾现在已将其范围扩大到汽车行业。买下日本随着电动车需求将呈现爆炸性成长,台湾中国台湾企业利用过去收购日本经验获得启发,买下日本再度当成扩大规模的台湾跳板,做为寻求生产自己的买下日本电动汽车的捷径。
这引起了日方的台湾警惕,有日本分析师称“如果日本过于松懈,买下日本技术可能会被台湾人取走甚至追上”。台湾
台资企业2010年代就开始收购许多日本制造商,买下日本当时日本遇到金融危机,台湾最有名鸿海收购夏普,买下日本这也是外企第一次收购日本大型公司。
图源:日经中文网
之后,鸿海2018年收购东芝个人电脑业务;联电2019年并购与日本富士通合资12寸晶圆代工厂三重富士通半导体;华邦电子公司新唐2020年并购日本松下半导体事业;2020年鸿海以夏普为平台,从苹果供应商Japan Display手中收购液晶面板工厂。
近几年,日本消费电子产业竞争优势下降,而亚洲代工企业在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后,也不再满足于“生产基地”的角色,迫切希望向产业链上游进发。恰逢夏普、东芝经营不善陷入巨亏,鸿海和美的事实上扮演了资本“救助者”的角色。
伴随新兴国家中产阶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亚洲资本对日本金融、房地产、食品出口等高端服务业的兴趣日渐浓厚。在近年的大型并购案中,包括多起亚洲资本对银行、商业地产和大型商社的入股和收购。
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制造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课题。东芝等日本家电企业虽然在制造环节的优势不再,但其技术和品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较高附加值。两者对接,既有利于日本家电行业加快非优势部门的出清转型,也有助于海外代工企业的技术升级。
据了解,中国台湾汽车市场规模不到日本十分之一,由于池子太浅,难以培养大公司,相反地,像鸿海、台积电这种大公司较有机会跟日本吸取经验。
比如鸿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已与2,360家供应商合作,准备在2023年将其电动汽车业务推向高速发展。近100家供应商位于日本,其中包括日本电产去年宣布已开始与鸿海商讨成立合资公司。
日本一家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高管表示,鸿海在汽车生产方面没有积累的专业知识,因此急于从日本方面获得技术。
也有其他企业也在采取类似举措。联电4月宣布将与日本电装株式会社(DENSO)合作开发车用功率半导体,计划DENSO 设计晶片、联电在日本三重县厂量产。
DENSO 也入股台积电熊本厂投资,合作领域包括自驾系统晶片。
熟悉海外并购案的日本专家也指出,与中国大陆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对台湾地区企业的警惕感淡薄。
专家在此基础上警告:“即使展开合作,也不应向对方提供绝对尖端的技术。只要让对方进入董事会,技术和客户信息必将被拿走。如果展开合作,应坚持让其接触收益,但不让其接触技术这一原则”。
(责任编辑:娱乐)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中远海运国际11月3日斥资154.7万港元回购69.6万股
- 爱立信中国总裁方迎:希望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共建者
- 消费股集体爆发,蔚来、小鹏涨10%,华住、呷哺涨8%
- 雨枫:造车新势力产品线比较短 而传统车企可能同时有十几款车在卖
- 快讯:午后股指期货延续涨势 IF、IH主力合约涨超3%
- 九个月亏掉400亿欧元!天然气公司Uniper创德国企业史上之最
- 环球市场:美元大幅上涨重回强势 欧美股指、商品多数下挫
- 巴菲特卖了超600万股!相守14年来首次减持比亚迪,或已套现17亿港元,豪赚超30倍!
- 新能源车推动汽车消费大盘稳增长
- 北斗系统定位精度局部地区可达2到3米
- 比亚迪发布!3倍于特斯拉!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气温刷新低 东北三省保暖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