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精细化:家门口的蝶变
近年来,城市为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管理上海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精细时代特征、门口上海特点的城市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管理之路。2017年,管理上海率先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精细实施意见》和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用小而精、门口小而美的城市微改造,让街区焕发活力,管理让空间适合共享,精细让社区更加宜居。门口
曾经,城市中环线北虹立交桥下空间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管理还挡住了人们通向苏州河滨岸的精细道路。充分听取民意后,长宁区决定:释放桥下空间,打造洛克体育公园。原本的空地上,铺装蓝色球场和红色跑道;灰色桥柱上,“跳上”粉红的火烈鸟、黄色的猎豹和黑白相间的斑马。长宁区建管委主任邓大伟说,“政府没花多少钱,百姓获得感却很足。”
2022年启动实施的《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更好打造充满活力、魅力的城市新空间,塑造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推出一批“道路+”“公园+”“生活圈+”工程。高架之下、楼顶天台、地下空间、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嵌入式”空间、城市边角料被盘活利用……“道路+”“公园+”“生活圈+”正不断在街道、公园、社区落地。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精细化之“细”主要体现为:项目规模小,介入手段轻,功能日常生活化。从2018年开始,上海推出“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美丽乡村”建设,将老旧小区改造从原先的标准化修缮拓展至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
解决老龄化城市中老人下楼难。2021年,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现规模化量产,完成加装电梯1579台,通过业主意愿签约6073台,完成加梯数量是此前10年加梯总数的3倍。针对市民关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制度供给,出台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监督要点、后续管理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共优服务机制,提供加梯手续办理的“一站服务”,推动解决群众协调难、居民筹资难。创新推出“修缮+加梯”,将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有机结合,将零星加梯项目与旧住房改造有效整合。
与此同时,上海选择全市101个社区“沉睡空间”,鼓励市民参与选取点位、设计方案。一年来,共吸引500多支设计团队和众多个人参与,176万人次投票,从369份提交作品中评选出64个胜选方案。
嘉定区安亭镇陆巷社区是农民集中居住社区,60岁以上居民超过50%。许多居民喜欢在宅前门口种菜种花,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步骤,景观面貌不佳。社区在治理中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全部铲除管理方式,而是通过反复征集居民意愿,引导居民规范种植。从一朵蔷薇花开始,逐渐有了一座花园、一片格桑花海、一个可食用玫瑰基地、一条“蔷薇巷”。从乱种植“难点”到美丽家园“亮点”,离不开对居民意愿的尊重与引领。
(责任编辑:知识)
- “第二支箭”扩容后首批3家民营房企获增信
- 马斯克:地球经济远未达到物理极限
- 郭明錤:料iPhone 14 Pro系列出货占整体iPhone 14出货量达60%
- 预制菜风口,物流公司靠什么入局?
- 乌克兰要求提高俄石油过境运输费 每吨涨至13.6欧元
- 福特全年业绩面临风险 盘前股价跌逾4%
- 首个国产氯巴占片获批,由宜昌人福药业申报上市
- 数量创纪录 19家企业本周闯关IPO
- 国管局发文推动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31个外资项目今日签约 投资总额324亿元
- 监管就当前基金销售行为与激励机制进行调查
- 君乐宝要“喝”掉银桥?乳业格局洗牌仍未到“决战”……
- 鸿海聘蒋尚义任半导体策略长,直接向董事长刘扬伟负责
- 稳大盘扩优势增活力 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