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吉林车企复工探讨:5月产能有望彻底恢复 6月或追回损失
原标题:上海、上海失吉林车企复工探讨:5月产能有望彻底恢复 6月或追回损失
自宣布进行复工复产压力测试、吉林特斯拉8000名员工逐步返岗以来,车企已经过去了数天。复工复月4月20日晚间,探讨新京报贝壳财经举办“上海、月产吉林复工复产进行时,望彻为何汽车是底恢复产复工重点行业”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共同探讨。或追回损
在多位专家看来,上海失随着5月的吉林到来,上海、车企吉林车企的复工复月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到本轮疫情暴发之前的状态,而6月、探讨7月则可能开始爆发,月产并且追回4月的损失。
“此前工信部已派出工作组进入上海,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相信未来市场会有一个逐步好转的过程,短期压力会得到快速化解,预计这月底或下月初会得到大幅改善,之后可以开始追回本轮疫情造成的损失。”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复工复产体现了车企的社会担当,上汽、特斯拉等主力车企的复工复产将带动上游供应链企业的发展,对上海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中博联智库特聘分析师张翔表示,复工复产需要周期,上海从6月开始就应该能恢复到本轮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顾吉仁表示,汽车行业的复工复产不仅仅取决于车企体系内的影响,还需要上游供应商的配合。
“汽车产业链中上游零部件企业众多,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下游整车整个生产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顾吉仁表示,“目前上海多个企业面临的挑战是需要生产线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都实现复工复产。”
顾吉仁认为,在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恢复正常生产且生产不受阻碍的前提下,车企想要恢复此次疫情前的产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崔东树也指出,如何在保证防疫的前提下,物流和跨省运输的问题成为车企恢复产能时面临的挑战。“一些高速公路出口、休息区的封闭使得物流的运输效率和司机工作节奏面临巨大的压力。这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各部门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4月11日,工信部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通过平台可对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问题诉求与反馈机制,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问题。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罗俊杰此前也透露,工信部正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的作用,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物流运输中的问题诉求,努力做到“原料运得进、产品运得出”。
对于为何要尽快复工,张翔提到,目前上海的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逐步复工,主要是其具备特殊性。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龙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达到了15%,上下游链条长且复杂,停工停产会对车企造成重大影响:一旦工厂停产,对车企产业链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以上汽大众为例,企业一级供应商有几百家,二级三级等加起来超上千家,企业年产量大概200万辆,同样拥有上海工厂的特斯拉年产量大约是50万辆,如此大的体量突然按下暂停键,对上下游企业都有巨大影响。
张翔介绍,上汽大众累计停产20多天,特斯拉累计停产18天,这样长的周期可能让上游零部件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没有订单效益,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除了上游零部件公司,下游的销售公司也在承受压力。目前上汽大众、特斯拉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经销商、体验店,销售、保险、售后、修理都有很多人员,没有新车到店,不仅资金无法回笼,员工也很可能处于待工状态。
张翔提到,车企员工规模大,不尽快复工,会有跳槽风险。特斯拉在4月19日复工时宣布8000人进场,上汽大众超1万人。这些人如果不返岗工作,在家待着只有基本工资,有生活压力。在停工时,这些人也有可能跳槽,找别的工作增加收入。可以说,停工拖得越久,对产业链破坏越大。
(责任编辑:探索)
- 联合利华旗下洗护品牌The Laundress发布中国市场产品召回公告
- 中国石油:一季度净利润390.06亿元,同比增长40.9%
- 曝三星显示CEO会面库克,要求苹果保证OLED面板采购量以应对“iPhone减产15%”传闻
-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雷晓燕:中国如何应对快速的少子老龄化挑战?
- 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成功举行
- 美《外交事务》杂志刊文称美遏制中国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 圆心科技二次赴港IPO 2021年亏损翻番至7.57亿元
- 苹果盘前跌近2% Q3或将因疫情及缺货减收多达80亿美元
- 上交所发布主板公司信披评价结果 164家连续三年被评为A类
- 梅州客家村镇银行任职超11年董事长李东强辞职
- 生猪业务拉胯,新希望去年巨亏95.9亿元
- 亲历者:通州小区封控前后的30小时,每一步都让人很安心
- 郭楠:企业怎么样算是正确的做事?要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两月打光136亿美元,拜登:充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