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出炉,你被这九句话欺骗过吗?
2023年1月6日,年食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品安骗过以下这9句话,全健相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听到过,康流甚至许多人对其中的言榜有些话术深信不疑,但事实上,出炉许多流言其实都披着令人信服的被句外衣,需要我们积累更多饮食常识,话欺培养甄别能力。年食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揭开2022年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的品安骗过科学真相。
流言1:保质期长的全健牛奶是因添加防腐剂
科学真相:保质期长短取决于牛奶的灭菌方式和包装工艺等,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方式的康流牛奶保质期可至少达6个月,与防腐剂无关。言榜
流言2:乳糖不耐受的出炉人不能喝牛奶
科学真相:乳糖不耐受是人体乳糖酶缺乏或分泌不足引起的,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饮用酸奶、被句添加乳糖酶的无乳糖或低乳糖牛奶,也可尝试少量多次饮用牛奶的方式,例如每次 50毫升,逐渐增强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
流言3:果汁可以完全替代水果
科学真相:水果通过榨汁后食用的方式已被大众广泛接受,但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榨汁,营养物质或多或少都有损失。因此,果汁并不能完全替代水果。
流言4:空气炸锅烹调的食物不健康,还可能产生致癌物
科学真相:空气炸锅的加热原理类似于烤箱,只是比烤箱内的空气流动更快、食物熟化时间更短而已。因此,利用空气炸锅并不会比其他加工方式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
流言5:草莓能检出多种农药残留,是最“脏”的水果
科学真相:检出农药残留并非不安全。我国对各种农药最大残留量均制定了限量标准,只要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流言6:苏打水能调整身体酸碱平衡
科学真相: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不科学。
流言7:乳饮料与纯牛奶一样营养
科学真相:乳饮料和纯牛奶的生产工艺、原辅料等均不同,营养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乳饮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纯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应≥2.9克/100克,而乳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仅需≥1.0克/100克。
流言8:“零添加”食品更安全
科学真相:“零添加”与食品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反而有些食品正是因为工艺必要性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其质量和安全性才更加有保障。
流言9:豆浆喝多了会诱发乳腺癌
科学真相: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不会单纯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相反,已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健康益处。 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
(责任编辑:休闲)
- 涉190亿,盛大金禧传爆雷?湖南监管:已成立专项小组
- 中国铁建近期中标项目金额合计598.69亿元
- 增长近3倍,比亚迪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1至95亿元,毛利率下降仍是隐忧
- 友邦保险10月18日耗资约1.78亿港元回购262.36万股
- 医疗App隐私泄露,更重要的是机制完善
- 晨讯科技10月18日斥资49.11万港元回购161.8万股
- 红星公司起诉“北京二锅头”并非北京产 法院认定被告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
- 全球油气勘探规模较疫情前缩水60% 欧洲能源危机该往何处求解?
- 将自己虚拟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你进入元宇宙逛展
- 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印发,将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 营收上扬的古井贡,为何还被资本市场看低?
- 猪八戒网IPO:三年半亏损10亿,成立16年错失最佳风口
- 日媒:日本“好客”号探测器放弃登月
- 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中国汽车“出海”都去了哪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