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13岁借阅“门槛”,不妨改一改
开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3周岁的门槛读者开放,是图书国家图书馆自2013年起设立的借阅政策。但目前看,馆岁改改这对一些年龄段学生而言可能并不友好。借阅
据《北京晚报》报道,不妨日前,门槛记者来到国图,图书在开架借阅区门口,馆岁改改遇到六年级学生梓涵,借阅她手里握着一张书单,不妨坐在椅子上安静等候。门槛由于未满13岁,图书她进不了开架借阅区,馆岁改改学校要求看的借阅书又在少儿馆借不到,只能让家长代为借书。不妨同样的问题,在首都图书馆等也存在。
图书馆被喻为“没有围墙的学校”。而13岁成公共图书馆的借阅门槛,却是个普遍现象。因不满13周岁的年龄限制,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或刚上初中的学生,无法在图书馆借阅到自己想看的书,只能去少儿馆“碰运气”。然而,少儿馆未必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读书需求,尤其是,很多学校“书单推荐”的书籍都未入藏少儿馆。这就让13岁成为一道“鸿沟”,挡在部分孩子与图书馆开架借阅区之间。
这道“鸿沟”,会拦住孩子们热爱阅读的热情。读书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让人明白事理,是孩子们成长成才的需要。以最大便利条件助力孩子们阅读,为我们整个社会营造更好的书香文明,当是公共图书馆的应有做法。
公共图书馆开架借阅区的确该降年龄门槛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肩负着引导阅读、服务阅读的职责,服务对象本不应有年龄限制,简单以13岁作为开架借阅的界限,有失合理性。
若因公共设施开放程度越高,面对的管理挑战越大,可增配工作人员进行秩序引导。图书馆也可对阅读资源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比如在少儿馆的基础上,可增设青少年馆,放宽年龄限制,同时与时俱进配置阅读资源,最大程度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为每个年龄段的读者划分阅读区域。
伴随社会迅猛发展,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所有读者的阅读需求具有多样性、个性化、差异性。公共图书馆就该以用户思维召唤读者回归,让书香生活成为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何勇海(职员)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责任编辑:焦点)
- “宇宙房企”业绩会透露重要信号
- 国资委:“十三五”国企上交税费占全国1/4 央企划转1.2万亿元国有资本补充社保
- “福建舰”来了:排水量8万余吨,配置电磁弹射
- 全国总工会:各级工会要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
- 利好不断,资本纷纷涌入充电桩,但行业龙头特来电已连亏3年,累计亏损5.6亿元
- 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2.5万亿
- 美媒:马斯克言行惹不满,旗下公司员工联名上书抗议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 世茂集团:33亿元出售北京两地块权益,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
- 优酷官宣涨价:长视频“涨声一片”,谁给的勇气?
- 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形势趋稳向好
- 国资委:十八大以来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重组
- 封控在家要办公,在线办公要收费?
- 工会副主席“卧底”开网约车半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