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协同融合促中西部能源绿色转型
来源:经济日报 赵春雨
党的经济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日报融合坚持先立后破,协同西部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促中这些表述,绿色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的转型高质量转型发展意义重大。作为能源生产与外送基地,经济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富集,日报融合是协同西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如何将这一地区的促中“高耗能、高碳排”产业进行低碳绿色转型,绿色是转型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以产业协同融合的经济方式“破题”,不失为一个具备可行性的日报融合好办法。
产业协同融合,协同西部是不同行业在技术、产品、市场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得传统产业固有的条块分割被打破,产业边界趋向模糊,从而构建出新型协同融合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协同融合与产业间的集聚发展,可以促进创新与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实现减污降碳,降低单位效益的能耗。
而中西部地区是、风能等新能源富集地区,还是传统化石能源、矿产资源、重化工业等高耗能产业集中地区。研究表明,若通过产业协同融合的方式,将这些高耗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产生低碳排放效果,则可为建设碳捕获、运输和封存基础设施带来规模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同时,此举还可以就地消纳中西部地区过剩的新能源电力,解决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困境,加快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中西部地区新能源与资源优势也可借此充分发挥,吸引东部地区相关产业向中西部布局和有序梯度转移,进一步解决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有鉴于此,应多角度施策,促进高耗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应强化区域、产业的协同联动,在产业布局规划上按照空间、区位、能源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统筹优化地区间在资源、能源和产业方面的功能布局,积极开展区域协调和产业协作。中西部地区可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制定实施本地区产业开发的方案,利用新能源优势,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培育新业态,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另一方面,应逐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综合能源智慧化。要以数字赋能实现源、网、荷、储、用全产业链统筹协调发展。依托大数据系统和信息化能力,打造能源数字经济平台,推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融合应用,在线监控与辅助决策,促进产业与生态协同创新发展。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新能源基地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数字化电力系统。开展耗能企业用能信息广泛采集、能效在线分析,依托精细化功率预测、优化调度、需求侧响应等一系列集成技术手段,以高效、智慧的调度运行体系实现源、网、荷、储、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提高全产业链的统筹协调发展能力,促进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责任编辑:焦点)
- 个人数字碳账本走进国际视野,消费端减排驶入快车道
- 2022年铁路暑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2亿人次
- 美国至6月2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3.1万 预期22.8万
- 胡锡进:香港的独特性内地城市取代不了,新加坡等亚洲城市也别惦记
- 主犯被判无期!这家A股公司是“受害人”
- 俄媒:因播种面积扩大加“天公作美”,俄小麦产量有望创新高
- 撒钱、包住、介绍对象……城市争相抢留毕业生,但靠“真金白银”还不够
- 吉利在集度汽车量产前夕退出?双方回应来了
- 北京薪酬大数据!排名前5行业两年没变,这类人年薪59万…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 “贴码”问题泛滥,你买到的是“真”燕窝吗?
- 心有余力不足!欧佩克+维持原定的8月增产计划
- 非盟感谢中国支持加入G20!“像中国这样对非洲践行承诺的国家屈指可数”
- 腾讯管理层调整:两副总裁卸任集团职务,涉网文、金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