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平衡需求抬升 制冷剂行业暖意渐浓
炒股就看,平衡权威,需求专业,抬升及时,制冷全面,剂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业暖意渐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别三年“配额争夺战”,平衡制冷剂行业终于要迎来“春天”。需求
据百川盈孚监测数据,抬升从今年初的制冷每吨1.33万元到2月22日每吨超过1.43万元,2023年以来,剂行主流第三代制冷剂R32涨幅超过10%。业暖意渐此外,平衡其他多个型号的需求第三代制冷剂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近期,抬升多位氟化工上市公司高管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2023年,制冷剂行业有望迎来扭亏的行情,并且随着经济恢复向上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预计未来几年制冷剂市场需求存在持续改善的可能。
在最新研报中表示,第三代制冷剂基准期结束后,预计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价差修复,触底反弹,同时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向行业龙头集中。叠加第二代制冷剂配额持续缩减和第四代制冷剂高成本、应用受限的背景下,第三代制冷剂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或迎来长期向上景气周期。
市场供应趋平衡
2020年至2022年,是我国第三代制冷剂按照《〈蒙特利尔约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规定的基准期。由于这三年的产销情况为未来制冷剂配额的基准线,各生产企业纷纷通过新建产线或产线改造的方式扩大产能,抢夺市场份额。这导致第三代制冷剂市场供过于求,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第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的产能分别达到50.7万吨、28.5万吨、30万吨,分别较2018年增长86%、39%、5%。
在生产企业努力扩产的同时,制冷剂下游需求端的表现却并不“给力”。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三年因为下游家电领域需求不佳,供过于求使得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大降,行业处于景气底部。
今年以来,随着第三代制冷剂基准期的收官,各制冷剂企业正通过收缩产能,以快速恢复市场供需平衡。
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对于第三代制冷剂的配额还未公布,但制冷剂企业不需要再高负荷生产了,而是根据市场供需以量定产。供应减少将有利于制冷剂价格企稳回升。
据百川盈孚监测数据,目前R134a、R125、R32等主流第三代制冷剂已无新增产能。
主要企业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何时落地?近期,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考虑到2024年我国第三代制冷剂企业要按配额进行生产,预计国家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分配政策可能会在年内出台。
下游需求正回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制冷剂需求有望回暖,也是业内普遍看好制冷剂景气度周期上升的重要因素。
国际能源署预测数据显示,全球制冷量有望从2016年的1.17GW增长到2050年的3.7GW,年均复合增速约4%。制冷剂下游消费结构中,空调的占比达到78%,而且空调的市场空间和普及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将是拉动制冷剂需求的主要引擎。此外,热泵应用、冷链建设、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制冷需求也在增长。
近期,部分氟化工上市公司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都表达了对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回升的信心。
巨化股份表示:“随着经济恢复向上以及‘适温空气’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预计未来几年HFCs(第三代含氟制冷剂)市场需求存在持续改善的可能。”今年起,不存在因第三代含氟制冷剂配额争夺这一竞争因素。由于到2024年第三代含氟制冷剂的生产和消费才开始冻结在基准年的平均水平,并自2029年开始削减,预计今年第三代含氟制冷剂的市场竞争仍激烈。
在近日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目前具备第三代制冷剂年产能6万吨,其中R32年产能3万吨、R134a年产能1万吨、R125年产能2万吨。随着配额制基准期结束,预计2023年第三代新型环保制冷剂价格将迎来拐点,公司的第三代制冷剂业务将扭亏为盈,为企业贡献利润增长点。
一体化企业有望受益
在行业竞争力方面,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头部企业显然更有优势。“无水氢氟酸是氟制冷剂的重要原料,占氟制冷剂的生产成本约30%。制冷剂头部企业凭借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比直接外购原材料可以节约成本10%至20%。”一位氟化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A股上市公司中,巨化股份、、等生产制冷剂的氟化工企业都已形成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并且具备一定的产品及差异化优势。
近期,巨化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第三代制冷剂产能为39.74万吨,处于全球龙头地位,近三年第三代制冷剂销量位于行业首位,预计所获配额有望位居前列。据了解,公司制冷剂上游原材料烷烃氯化物、烯烃氯化物可完全自给,无水氢氟酸自给度达到40%。
“公司的制冷剂布局主要在内蒙古地区,成本优势明显,同时公司和其他同行还是差异化竞争,在产品结构上有所不同。目前第三代制冷剂的格局已经形成,不能再新增产能,我们的目标就是利用北方区域的优势,不断把成本做低。”永和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中小型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国内一家制冷剂龙头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综合)
- 光大期货:11月22日能源化工日报
- 大厂校招难进,“中厂”如何?
- 马斯克:超级谈判专家
- 广西国资委:1-4月国有企业实现营收2832亿元 组建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
- 传古瑞瓦特IPO获批:产品性能比肩华为,高增长下隐忧浮现
- 湖南常德市委原书记杨懿文、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原外部董事孔祥惠等3人被决定逮捕
- 5月最大赢家!公募积极调研 外资巨头提前布局
- 美国汽油价格创新高之际,消息称拜登或将于本月访问沙特
- 计提减值准备超10亿元!上半年净利大降7成 东方证券目标价遭同行“三连降”
- 哈药集团法定代表人变更,林国人接替徐海音
- 大利空!阿根廷设定碳酸锂出口参考价 美澳锂矿股大跌 A股哪些公司有布局?
- 沦为“泡面神器”的Kindle退出中国,它败给了谁?
- 北京2023年度公务员考试今起报名 录2238个职位、4723人 较去年扩招11%
- 马斯克突然宣布万人大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