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转自:保险报网
□本报实习记者 许予朋
近日,记者境持在人民银行指导下,观察交易商协会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又称“第二支箭”),房地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产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据介绍,业融“第二支箭”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资环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续改法治化原则,记者境持通过担保增信、观察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房地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产企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业融本期支持工具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资环后续有可能进一步扩容。续改
响箭射出,记者境持项目落地。就在11月10日,交易商协会已受理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同步受理企业增信业务意向。除龙湖集团外,还有多家民营房企也在沟通对接发债注册意向,有关部门正积极推进受理评议工作。
无论是从支持规模上看还是从落地速度上看,“第二支箭”都体现了金融管理部门为民营房地产企业疏通融资渠道、加强支持力的决心。近期,金融系统对“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话题频吹暖风。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300亿元建信住房租赁基金在11月8日正式落地,基金通过投资房企存量资产,改造为租赁住房,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随着一系列政策不断落地,目前房地产企业融资情况已出现改善。中指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为557亿元,同比上升16%。10月份是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受政策的持续鼓励,信用债发行年内明显改善,维护了发行市场的稳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披露,8月以来,龙湖、美的置业、、碧桂园、旭辉集团、卓越集团等6家示范房企得到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的支持,陆续完成增信发债,共融资83.68亿元,对提振市场信心起到很大作用。
2022年正进入尾声,若要推动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稳健发展,还需银行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类融资渠道进一步发力。
(责任编辑:知识)
- 到“十四五”期末,上海要成为5G网络部署和融合应用的全球标杆城市
- 时隔两年央行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 什么信号?
- 小米Redmi A1+曝光:“经典”背部指纹识别
- PICO 4 VR一体机发布:体积小巧可长时间佩戴 售价2499元起
- 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上市公司发展
- 港珠澳大桥香港跨境私家车常规配额提高 每月增加最多500个
- 紫燕食品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持续深耕佐餐卤制熟食赛道向全国化进军
- 受能源危机影响 欧洲部分蔬菜生产商正考虑停止温室种植
- 露营获政策力挺 全产业链享红利
-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油价韧性依旧 稍加刺激可能重新飙升
- “十四五”推进共同富裕从哪里入手?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并重
- 巴西首都国家公园一个月内因火灾损失25%植被
- 历史首次!A股公司数量达5000家,两大行业突出
- 央行今日开展7天期420亿元和14天期930亿元逆回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