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收益探底回升!银行理财公司投研能力成转型关键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已逾半年,产品成转全面净值化转型的收益理财产品在经历年初的“破净潮”之后,收益近期有所回暖。探底投研上半年,回升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积极开发创新产品,银行主题类理财产品发行火热。理财展望银行理财公司今年下半场发展,公司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型关目前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成转投研能力还处在重塑期,未来提高投研能力或是收益转型成功的关键。
收益率回暖
上半年,探底投研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波动较大,回升在经历了年初的银行“破净潮”之后,随债市和A股市场逐渐回暖,理财理财产品收益有所提升。公司
“破净” 理财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较此前有大幅收窄。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全市场披露最新净值的产品达26788只,其中,单位净值低于1的产品为866只,“破净”产品占比仅为3.2%,在5月末,该项占比为5.2%。而在一季度,“破净”理财产品数占全市场理财产品的比例一度接近8%。
表示,近期理财产品净值回升的主要原因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裕与债券市场回暖。
银行理财公司也迅速作出反应,在投资策略、操作上进行优化与调整。
工银理财投研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投资策略调整方面,及时通过调整债券组合久期、控制利率风险、提高票息收入等方式稳定固收投资,充分发挥高票息资产的“稳定器”作用。同时,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坚持多元均衡配置策略,利用多资产、多策略降低单一资产和策略的波动风险,根据市场形势灵活调整股票仓位,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提高风险收益性价比”。
主题类产品扩容
上半年,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展开产品创新与探索,密集布局主题类理财产品。
例如,养老主题产品成为银行理财公司纷纷争抢的新赛道,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在售及存续的养老主题理财产品共27只,发行机构主要包括建信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工银理财、招银理财以及光大理财等试点机构。从产品类型看,固收类产品居多,占比70%,混合类产品占比30%,目前暂无权益类养老理财产品。
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中邮理财也即将发行该公司第一只养老理财产品。他表示:“养老理财基于自身长期性、稳健性等特点,将成为银行理财加快推进布局权益市场的抓手,为权益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养老理财产品封闭期最短为5年,且运用收益平滑机制可有效熨平产品短期波动,因此有助于产品中权益资产发挥价值投资优势,降低股票换手率和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有效提高长期获取稳定收益的概率,推动银行理财提升权益资产配置。”
此外,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和等机构踊跃发行了“抗疫主题”理财产品,支持民生行业和防疫单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稳步复苏。交银理财和中银理财日前分别发行两款“专精特新”主题理财产品并完成募集。“碳中和”、ESG等主题更加火爆,截至目前,全市场ESG相关主题产品已发行109只。
投研能力持续提升
展望银行理财公司今年下半场发展,提高投研能力或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下一步,银行理财公司要进一步丰富理财产品品类,加强风险评测,向不同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等级、期限的理财产品,也应继续加强和改进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金融素养,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变化,做价值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同时,他指出银行理财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逐步提高投研能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中邮理财投研负责人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还处在重塑期,既有原银行资管模式下如大类资产配置、资产负债管理、另类资产创造、债券投资以及银行间市场交易等优势,也有如研究体系不健全、股票直投经验不够丰富等短板。但他也强调,值得期待的是,银行理财公司在资管新规转型之初,就能够客观看待和认识自身的不足,经过两年的投研体系重构、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与扩充,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责任编辑:热点)
- 二级债基上周仍亏损严重 理财赎回后资金配置去哪儿?
-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支持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加息100个基点
- 泉果基金首只公募产品将发行,知名基金经理赵诣掌舵
- “羊了个羊”太火爆!过关太难,服务器2天崩3次!官方急召技术人员:自荐入职奖金五千!背后涉这家A股公司
- 财经早报: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 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八跌”
- 国台办:两岸交流合作是岛内社会的主流民意
- House深夜发微博回应,笑果紧急消音、加字幕
- 华夏幸福中标沈阳72万平米代建保交付项目 原为恒大集团持有
- 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 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 美股暴跌时他却在白宫庆功 CNN切断直播信号
- 收评:港股恒指跌2.48% 中金公司跌近8%国美零售跌近22%
- 原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同志,逝世
- “猪肚鸡汤”冲上热搜,海底捞紧急回应
- 大跌10%!比特币遭当头棒喝 全网7万人爆仓2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