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概念板块TOP10明显上扬,赣锋锂业市值增133亿,天齐锂业大涨15.54%「储能周评榜」
本报记者焦艳丽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受大盘情绪影响,概念本周(4月25日-4月29日)储能概念板块跌幅有所收窄,板块板块整体下跌3.63%。显上这已是扬赣业市亿天业该板块连续九周下跌。但本周《华夏时报》记者重点监测的锋锂10家企业表现尚可,六家上涨,值增涨储四家下跌。齐锂其中,评榜本周大涨15.54%,概念上涨8.99%。板块
本周储能概念板块周内总成交量为1.54亿手,显上成交总额为2780.34亿元,扬赣业市亿天业换手率达8.78%。锋锂据盘后资金一周流向显示,值增涨储本周储能概念板块主力净流入36.8亿元,齐锂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2.8亿元。
一季度净利润下滑
近日,多家锂电上市公司公布了一季度业绩报告,整体来看,锂电企业一季度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4月29日晚间,宁德时代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2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总收入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母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
一位长期关注宁德时代的业内专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虽然一季度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涨对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构成压力,但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业绩期待更高。”
据一季报显示,宁德时代一季度的成本为416.28亿元,同比增长198.66%,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宁德时代成本端承压。为应对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宁德时代已建立了及时追踪重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系统。同时,宁德时代还通过签订长期订单、投资合作、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等措施来保障原材料供应链的安全。
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67.34亿元,同比大涨127.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减少19.43%。亿纬锂能称,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建产能持续释放,为满足客户需求,电池出货规模增长较大,而关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投资收益减少,公司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择机减持EBIL持有的不超过思摩尔国际3.5%的股权。
2022年一季度碳酸锂的价格持续上扬,从年初的26万元/吨上涨到3月中旬的50万元/吨,涨幅达92.31%。这使得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上游的锂盐企业业绩普遍大涨,而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产商则普遍承压,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有关部门干预遏制碳酸锂价格的炒作及上游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碳酸锂的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回落,这对电池产商将是一种利好。
2021年中国储能装机量全球第一
根据近日与物理电源协会发布的《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下称《储能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储能市场装机功率为43.44GW,位居全球第一。
《储能报告》称,在政策层面,从国外储能发展应用情况看,各国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投入财税支持,双管齐下培育储能市场发展环境,而我国储能支持政策在2021年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仅2021年密集出台的国家和地方储能政策高达275项之多。在标准层面,统计获取的储能标准共计230项。其中,国际标准68项,国内标准162项。
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表示,在国家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后,储能产业应该思考如何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自身价值,勇担历史责任,成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的关键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是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需要,更是能源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吴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国储能正处于从商业化向规模化应用转变的快速发展期,未来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均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责任编辑:探索)
- 捅出4亿资金大窟窿:以新能源风口之名,海星股份圈钱圈出新高度!
- 2023年起京东高管现金薪酬降低10%-20%不等
- 全国各地疫情形势如何?国家疾控局回应
- “掌上高铁”更名,乘客吐槽高铁Wi-Fi形同虚设
- Rivian员工投诉生产过程存在安全违规行为
- Burberry CEO称Daniel Lee将重振品牌形象
- 经济学家巴曙松:新市民的融入过程能够反哺和推动金融业发展
- 又涨停了!人气牛股20天15板,刚披露引资进展
- 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国家卫健委:增加重症救治资源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 爱奇艺发布2022Q3财报:当季净增会员数超千万,运营利润和市场份额双增长
- 江铃控股新增破产审查案件 再度“起死回生”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 拟发债不超500亿!万科是缺钱还是要出手?
- 特定养老储蓄四大行五城市开售,利率碾压同期定存和大额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