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483.5公斤,已超国际公认安全线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今天(10月17日)上午,国人公斤国际党的均粮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食产局长丛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量达2021年,已超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安全即使不考虑进口的国人公斤国际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均粮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10月17日上午,食产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量达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从亮介绍,已超党的安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国人公斤国际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均粮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食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和粮食从业人员辛勤努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
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丛亮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娱乐)
- 《宝可梦》加入开放世界俱乐部,全球粉丝边骂边玩?
- 飞满两次银卡变金卡,常旅客会员升级变容易了?
- 自主设计建造,世界舱容最大的C型双耳LNG液罐在江南造船交付
- 双良节能前三季业绩翻三倍 再度宣布签订470亿硅料长单
- 城配货运放宽吨位,中集车辆轻量化新能源产品迎来新机遇
- 亚马逊将使用ULA火箭搭载互联网卫星原型 预计2023年发射
- “天宫课堂”今日下午开课 邀青少年同步天地做实验
- 今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2例,涉4区,含社会面3例
- 美的集团,接近二分之一个华为
- 意大利女航天员引用中国古文被网友热议,外交部:点赞!
- 营收净利双增 白酒企业密集披露三季报预告
- 消费者辗转四年退车难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天南所九天快速解决
- 一个80后老板的“真还传”调查:负债7000万,“不会跑路,要靠自己能力3年还清”
- 为获取3000余元报酬 帮他人“跑分”洗钱64万 获刑一年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