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一根雪糕近40块:再馋咱也忍得住!
或从买一根雪糕开心地吃起来那一刻开始。央视也忍
不过,网评最近一些人直呼
“快吃不起雪糕了”。根雪糕近
前几天网上流传一段视频:
一个网友到超市买雪糕,块再
随手拿了俩,馋咱
以为三、得住五块钱就能搞定,央视也忍
结果一结账:37.5元!网评
他心想“那就换俩吧”,根雪糕近
又选了俩看着不起眼的块再雪糕,
再一结账,馋咱
好家伙更贵了:45元。得住
难怪有人调侃,央视也忍
以后买雪糕,网评
要提前问一下价格,根雪糕近
否则因为贵再放回去,
岂不成了“社死”现场?
本想吃根雪糕去去火,
一看价格,
直接“透心凉”了。
去年夏天,
钟薛高因为价格高上了热搜。
今年,高价雪糕似乎成了普遍现象,
在这个“万物皆可网红”的时代,
雪糕也不例外。
别说小时候5毛、1块的雪糕、
现在就连3块、5块的雪糕都难觅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
普遍在20元到60元一根的
高价“网红”雪糕。
不久前,
“当代雪糕的价格有多离谱”话题冲上热搜,
引发网友们共鸣。
雪糕就不能涨价了么?
当然可以。
曾几何时,
我国中高端雪糕市场长期被海外品牌占据。
近些年,国产品牌开始发力。
老字号翻红,新商家崛起,
不断深挖雪糕、冰淇淋的文化内涵,
结合标志性景观或者动物,
让“网红”雪糕迅速“出圈”。
新造型、新口味的雪糕“有颜有料”,
拍照打卡后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成了年轻一代的新型“社交货币”。
从功能价值升级到情感体验,
加上受疫情影响,
一些原材料和物流成本有所上涨。
让雪糕价格肉眼可见地变贵。
不过,消费升级不等于越卖越贵,
价格高也不等于能长期扎根市场。
商品“值不值”比“贵不贵”,
更考验商家的经营水平。
顾客需要口味好且价格合适的产品。
一个雪糕,
哪怕有再新奇的造型、
再绚丽的颜色、再会讲故事,
最终还是要入口、进胃。
质量加上与之匹配的价格,
才能吸引消费者长期购买。
始于颜值不难,
难的是忠于品牌,
赢得顾客的终生信赖。
涨价可以,但别“大离谱”,
把雪糕卖出切糕价,
只做一锤子买卖,
让消费者为雪糕的营销费用埋单,
最终会伤到自己的品牌,
逼消费者“用脚投票”。
“网红”雪糕“混”得再风生水起,
平价雪糕才是生活中的“刚需”。
几十元一根的雪糕,
相对于人们的收入而言,
已经属于轻奢品,
在特定场景下,
体验一下,尝尝就好。
雪糕的附加值的确会有一定吸引力,
但高价难以让普通消费者持续购买。
真正给年轻消费者带来长久味道记忆的,
永远是楼下小卖部冰柜里,
显得不够创新的那几款平价雪糕。
广大厂商莫只顾“高攀”,
轻易丢掉了大众市场,
应多推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线,
给“好看的皮囊”配上“合理的价格”,
把正面的品牌印象,
长久留在消费者心中。
你如何看“网红”雪糕现象?
你能接受什么价位的雪糕?
壬寅年 三月廿六
2022-04-26
编辑:汪一
责任编辑:马涛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娱乐)
- 金融活水如何流向乡村振兴?大咖们这样说
- 两部门通报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问题典型案例
- 中天期货:沪铜加息前夕主力谨慎 棕油遭遇下方强支撑
- 近年来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及人员往来进展如何?国台办回应
- 江山成立“两山”转化领域产业基金
- 加码投资中国!7万亿外资巨头威灵顿投资管理公司出手,向证监会递交QFII申请…嗅到了什么?
- 历时8个月大湾区首家金控正式揭牌!金控集团持牌监管新时代来临
-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中国石油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6.89亿吨
- 首次突破50元!电影票价连涨,影院也直呼太贵!什么原因?
- 贵阳:9月23日15时起,对核酸应检未检人员扫场所码进行弹窗提示
- 一加披露了Nord Watch的A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和亮度
- 老人使用数字化公共服务困难?北京拟规定应提供可替代服务和产品
- 马克龙宴请欧企高管:别去美国,留下来吧
- 中消协点评房屋消费领域十大霸王条款,涉及装修、物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