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失信,高考710分被拒录?不可能!
父母失信影响子女上大学吗?父母失信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李航说:“父母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高考权利。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和学子,分被做到知法、拒录守法、父母失信懂法,高考不信谣、分被不传谣。拒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父母失信谣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高考禁止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分被消费行为中包括了“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很多网络谣言就是拒录对这条法律进行了错误解读。
湖北泓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文峰分析,父母失信这里的高考“老赖”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主要指高收费的分被贵族学校,公立大学都不在这个范畴。
如果是私立学校,但如果其收费未超出正常标准,就不属于限制范围。人民法院在采取此项措施时,应当依法严格审查。
禁止失信被执行人为其子女入学支付高昂学费,初衷在于敦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非限制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正当权利。
父母的不良征信影响孩子上大学吗?
还有网传消息说,父母因拖欠银行贷款等产生的不良征信也会影响孩子上大学。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律师介绍,通常所讲的不良征信,一般是指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
此外,广义概念上的不良征信也包括诸如在银行贷款后逾期等所影响的央行征信,以及由司法执法部门记录的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违法信息。
“父母这些不良征信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可能影响孩子上大学。”
王维维说,父母的贷款失信等产生的不良征信记录,只影响其本人及配偶信贷,不会影响到子女读大学。即便父母有行政处罚记录或刑事犯罪记录等,绝大部分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子女上大学。
是否认为既然不影响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就可以不履行了?切勿心存侥幸!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和部门会运用失信信息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
“切勿视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为儿戏,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应当主动依法履行法定义务,避免因失信行为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利影响。”李航说。
(责任编辑:休闲)
- 家电龙头抢滩中东非!前十月家电业出口卡塔尔增速超10%
- 兴业出手升级基金定投风控 新增风险等级判断,释放何种信号
- 西部超导前三季净利增六成,应收款项及资金承压,大股东大笔转让股份套现
- 为节省用气 德能源巨头总部半关加降温
-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董事长林建明:人工智能向高阶决策智能跃迁,辅助人类做出决策,驱动企业降本增效
- “神药”片仔癀帝国的一条裂缝.....
- 注意!这8条“霸王条款”,你遇到过吗?
- 英数千民众游行要求重返欧盟:脱欧是一种慢性死亡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10月26日发行2023版熊猫贵金属纪念币一套14枚
- 分析师:2025年大部分“元宇宙”商业项目都将失败
- 北京城建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申购利率最低2.2%
- 百果园三年四闯IPO:5000多家门店半年仅赚1.9亿元,心急上市却一波三折
- 全球连线 | 美国封锁古巴60年 尽显霸权霸凌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