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2月我国进口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拉高整体进口增速
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3月24日讯(记者冯其予)据海关统计,今年今年1月至2月我国进口达2.73万亿元人民币,前月同比增长12.9%。国进格上高整在商务部24日举行的口达口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元同今年前2月进口实现稳步增长,比增主要是宗商涨因为中国在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的势拉速同时,经济也保持了恢复发展,体进进口需求稳定。今年另外,前月原油、国进格上高整天然气、口达口增煤炭、元同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趋势,比增一定程度上也拉高了整体进口增速。
束珏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充分发挥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进口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重要进口贸易平台作用,让全球优质产品和特色商品高效对接中国市场,大力促进能源资源产品、及优质消费品进口。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我国累计出口手机和家用电器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0.6%和7.9%。对此,束珏婷认为,一方面,全球供应链瓶颈尚未缓解,芯片等重要原材料短缺持续困扰外贸企业。从国内看,近期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海外逐步放松疫情管控措施,居民“宅家”时间减少,部分“宅经济”产品需求相应减少。此外,近期地缘政治风险高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经贸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海外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
束珏婷表示,虽然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但也要看到,我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足。
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B2B)指数报告》认为,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将延续去年的优秀表现。
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地方,落实好此前出台的稳外贸政策措施,多措并举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是促进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商务部近日发布了新认定的一批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名单。截至目前,我国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已覆盖文化、中医药、数字服务、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和语言服务7个领域,总数达112家。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开展建设工作,研究出台支持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基地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和服务品牌,推动扩大服务出口。
(责任编辑:焦点)
- 泰康基金承接管理泰康资产旗下70只公募基金
- 中金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49.54% 拟10派3元
- 央行调查:70.5%受访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比上季减少14.0个百分点
- 美国3月ADP就业人数录得增加45.5万人
- 今年前三季度 全国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惩治证券期货犯罪力度
- 一图读懂《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 25家公募业绩亮相,易方达、广发、富国居前三,多家创出历史新高,中小公募分化,亦有公募年年亏损
- 农业农村部部署2022年红火蚁春季防控工作
- 瑞幸的天花板可能没那么高
- 谢治宇最新发声:大调整后很多企业很值得下手 现在市场并不存在特别大风险
- 证监会批复核准中海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 青岛港发盈喜 预期一季度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增长7.31%
- 回复关注函 国立科技又出信披疑点
-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相关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