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引导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热点] 时间:2025-07-07 04:55:44 来源:惊喜交集网 作者:热点 点击:91次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双减”决策部署,教育教育部围绕机构资质审查、部持补充收费行为规范、续深训治学科训成校教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化校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为手段,外培外培为学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理引类校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导非引导其成为学校教育的育的有益有益补充。
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机构资质审查方面,教育按照“双减”文件,部持补充指导各地区分体育、续深训治学科训成校教文化艺术、化校科技等培训类别,外培外培为学明确相应主管部门,理引类校分类制定标准、导非严格审批。截至4月30日,各地已有10.99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与服务平台监管,其中9.52万家机构通过了资质审核,资质审核完成率达到87%。规范收费行为方面,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培训收费要明码标价、收费项目与标准公开公示、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培训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等收费要求,组织开展排查整治,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近期,各地对核查发现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收费行为问题逐一进行了整改。预收费资金监管方面,各地已有9.3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为85%。
下一步,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面临机构主体数量多,培训项目多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举措,指导全国深化治理工作开展。在全国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起底式核对工作,摸清机构底数,建立管理台账,全面规范管理。常态化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日常检查,不断规范机构收费行为,加强预收费资金监管,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陈冬成为首位在轨时长超200天的中国航天员
- 成都适龄女孩可免费接种国产HPV疫苗
- 澳媒警告美国:低估中国文明这一点将是严重错误!
- 新华保险再迎董事长变更,如何推动“二次腾飞”?
- 美方应准确理解中国防长的“硬话”
- 工信部:正研究推进eSIM技术在手机等设备上的应用
- 中南置地总裁,估计要换人了
- 最高1小时10元,共享充电宝涨“疯”了
- 南宁铁路局:暑期发送旅客1479万人次,开行7趟学生专列
- 分析|央行时隔近两年再次祭出这项工具,能否驱散汇市做空预期
- 微小加盟商,蜜雪冰城不爱你
- 获小米投资,性能车公司工匠派推出30万元内小跑车
- 利率上涨盖过租金飙升 曾飙升的英国仓库价值涨不动了
- 9月26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