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金融十六条”在行动 银行业支持房企授信金额已超5.4万亿元
炒股就看,落实权威,金融金额专业,条行及时,行业全面,支持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房企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杨洁
2022年11月份以来,授信“金融十六条”的已超元推出以及三支箭的加速落地,都得到了市场的落实迅速响应,多家银行同房企签署了意向性授信协议。金融金额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条行截至1月9日,行业至少已有105家银行向188家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性授信,支持总额度约54629.33亿元。房企
近日,授信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特别强调,要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和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
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是近段时间多项重要会议一再强调的任务。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银保监会官网显示,2022年12月份,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要求“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被多次提及,体现出了稳地产的决心。其中,政策所惠及的主体是“优质头部房企”,意味着政策是有选择性的,保护稳健经营的企业,淘汰无序扩张的企业,促进形成良性的房地产市场。
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雒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对优质房企释放流动性,不仅有助于帮助头部企业度过危机,也能通过头部房企的改善引导市场预期。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体系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模式主导,银行信贷是各类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开发贷是进行地产施工和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房企信贷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前大多为协议授信,具体授信情况还需要商业银行与房企根据情况进一步落实。雒佑表示,“在信贷投放方面,当前要集中解决和防范化解停工衍生的相关风险,帮助地产开发商摆脱资金困境,保证房地产行业‘活起来’,达到‘保项目+保优质主体’的目的。此外,在因城施策背景下,后续在项目及主体上配合政府及地方继续提供更多的金融和信贷支持,比如提高对房地产商信贷敞口的容忍度,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在明明看来,后续银行在投放信贷前应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降低违约风险。同时,银行也应该对信贷资金的使用进行约束,结合房企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确保资金流向最紧缺的薄弱环节以及重点项目,防止资金滥用。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房地产新增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比例仅为4.7%,而2021年同期是18.1%,房地产新增贷款增速明显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水平。2023年,金融机构继续落实“金融十六条”,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随着银行授信的落地,房地产贷款投放将明显提速。此外,优质头部房企在发债及股权融资等方面,也将继续得到支持。
明明预计,今年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都将比2022年小幅扩张。个人住房贷款方面,一是商品房销售增速将在2023年逐步回正,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二是房贷的早偿现象可能会较2022年有一定缓解。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将使今年个人住房贷款规模趋于增长。房地产开发贷款作为稳定房地产市场融资环境的“第一支箭”,2022年下半年已经开始逐渐发挥作用,预计2023年将对房地产企业提供更大的支持,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3年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有望见底回稳,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有望由负转正。”雒佑表示,接下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满足购房者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或将进一步发力,在地产转型方面则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地产代建等新发展模式,这些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放。可以说地产投资已经迎来政策“应出尽出”阶段,2023年也会成为拉动国内投资的主要动力。
(责任编辑:焦点)
- 资金被占用未披露, 西陇科学再遭监管“点名”,实控人黄氏家族忙减持
- 场外期权业务违规,中金、中信建投、华泰证券被监管点名
- 消息称华为畅享50将于本月中旬发布:搭载麒麟芯片及6000mAh电池
- 造车新势力频频毁约应届生
- 合众思壮被预处罚,股民索赔可期
- 基辅传出巨大爆炸声!俄方定下新任务: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将加快速度!波兰副外长:欧盟正制定第七轮制裁措施
- 官方回应“深圳国企书记夫人涉车位纠纷”:正了解核实
- 院士高考回忆录|崔愷:被“第二志愿”录取,走上建筑师之路
- 欧洲航天局谋求大涨经费以“反映实力”
- 美国猴痘基因组惊现第二分支,“或隐秘传播多时”
- 十年期协议仅半年就终止,康希诺与辉瑞合作告吹!公司称:不会对财务及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 最新民调:仅37%的美国人赞成拜登对目前经济问题的处理
- 多家支付机构加码严控信用卡套现,都有哪些创新举措
- 隔夜要闻:美股三大股指本周收跌 强劲非农数据巩固美联储鹰派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