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
◎记者 黄淑慧
11月以来,评论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净值境下导致纯债基金、化环同业存单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险必修课净值大面积回撤,这再次给投资者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评论
虽然与权益市场相比,净值境下固收类产品的化环回撤绝对数值并不大,但是险必修课这类产品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对回撤相对敏感,评论因此匆忙赎回所投产品的净值境下现象并不少见。
对此,化环债券研究团队直言,险必修课这一轮债市“巨震”和过往有两点不同:其一,评论理财全面净值化考核与理财产品持有人刚兑预期之间存在矛盾,净值境下即产品一旦出现连续回撤,化环理财产品负债端不稳的属性会被动强化。其二,委托人负债端压力浮现,会加剧管理人抛售压力。
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理解中,纯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以及银行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意味着“稳稳的幸福”。当这一“思想钢印”被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可能“破净”,债基收益可能“一周回到半年前”,给一些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造成了较大心理冲击。
尽管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关于产品净值化转型、投资者自负盈亏的理念已经在市场被反复传递,但是每逢低风险产品遭遇剧烈调整,仍能引发部分投资者产生困惑情绪。这波债市调整中,在一些理财社区,就有大量相关的吐槽声音。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波债市急跌可以让更多投资者真切地感受到,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正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言:“普遍相信没有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无忧无虑的投资者自身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实际上,无论是这波调整,还是今年3月曾出现的固收类产品净值回撤,都在清晰地传递一个常识: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固定收益类基金都存在波动和亏损的风险,“稳健”不等于“每天上涨”或者“不会下跌”,更不意味着保本保收益。
投资的核心在于正确地承担风险。在这次债市调整中,多家资管机构陆续发表投资者教育文章。比如,华泰柏瑞基金就提示,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潜在的风险与收益,判断其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当下与其预测下一步行情会何去何从,不如对如何应对波动多一些思考:一是以长期思维淡化短期波动,着眼于中长期回报能够让债基投资更加从容;二是以资产配置的心态做投资,持有合理的预期。
与此同时,这波债市调整也让诸多机构意识到,净值化环境下营销推广和投资者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以年中热销的同业存单基金为例,其一度被当作“货币替代”和“现金管理”来营销。后来监管部门对同业存单基金的宣传推介口径进行了规范,要求不能片面强调“类货币”“货币替代”等,不得在宣介材料中片面强调该类基金的稳健性,片面强调“低风险”“较低风险”等属性。
波动是一面镜子,既能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找到合适的产品,也能让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净值化环境下我们终将面对的风险必修课。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联通涨停带火中字头 中国交建等多股涨停
- 茅台回应“i茅台”产品涨价传言:目前无提价计划
-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胸怀大义,手握未来
- 茅台集团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我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空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每年28.58万亿元
- 中国这十年|中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
- 康德一生没离开的地方 将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处?
- 北京经开区新增1例感染者 为此前确诊病例家属
- 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携手开创两地对口合作工作新局面!李强今天会见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一行
- 新思科技推出面向台积电N6RF工艺的全新射频设计流程
- 这一赛道又火了!基金经理忙对产业上下游调研,崔宸龙、杨锐文、杨栋都亲自上阵
- 海豹订单超11万?供应商吐露实情、比亚迪多点开花再扩动力电池产能
- 须抵消363万吨碳排放,卡塔尔世界杯能否实现碳中和?
- 银行放贷暗战正酣!利率挺进“3时代”,6月信贷或持续同比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