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硕博士流向哪儿?这些二线城市“抢人”风头强劲
“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抢人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后硕三四线人才流出。博士分地区看,儿线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更明显。城市”
11月22日,强劲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的抢人《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给出上述结论。报告主要聚焦95后人才,后硕探索95后求职者的博士流动趋势。
报告指出,儿线95后年轻人才生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城市生活富足,强劲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抢人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后硕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博士
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看,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作为政治、创新、文化中心的北京近两年排名均位居榜首;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随着人口承载能力受限,年轻人才在深圳收紧落户门槛窗口期也将积极抢占人才高地。
在高学历人才方面,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广州、西安、武汉、天津合计占比50.5%。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合计占比24.6%。
成都、南京、杭州等强二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的集聚效应超过一线城市广州。
成都集聚省内50%以上的本科院校,有两所985和五所211学校,大学生数量在西南地区靠前,拥有先天人才优势,南京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且“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吸引人才,杭州近年加入“抢人”大战,浙大系企业的“抢人”风头强劲。
报告还发现,95后在一线城市之间、城市群内流动为主流。
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第一位。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95后人才比值为1.19,这表明95后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相对北京来说,上海落户政策更宽松、流程更简化,更能吸引年轻优秀人才来沪就业。
深圳和广州互为来源城市第一位。深圳流向广州与广州流向深圳的95后人才比值为0.77,这表明95后人才从广州净流入深圳。
一方面,广州、深圳地理位置较近,文化相近,人才流动方便;另一方面,深圳经济发展潜力和创高于广州,2022年上半年深圳GDP达1.5万亿,同比增长3%,同期广州GDP和同比增长率均低于深圳,分别为1.3万亿和1%,且深圳每百万人专利授权数量为12616个,远高于广州的8316个。
二线城市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佛山跻身前十强。其中苏州排名相较去年上升了一名,佛山上升五名,取代郑州跻身前十。
在收入方面,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宁波、南京、绍兴、深圳、无锡,除一线城市外均位于长三角地区,江浙一带城市居民富足程度高,尤其是苏州、杭州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位列收入三、四名。
从工资看,95后为职场新人,工资水平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6000元以下占69.3%。月收入在8000元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3.6%、29.6%。
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对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行业更加青睐。今年95后人才从事TMT行业的比例较去年相比明显提高,而从事地产业的比例有所降低。
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在地产、制造业合计占比25.1%。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4%、14%、11.1%,合计占比49.1%。
报告认为,95后人才多数是职场新人,年轻且有活力,其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一要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二是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三是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责任编辑:焦点)
- 美媒:庆祝感恩节,拜登赦免火鸡“巧克力”和“豆”
- 百果园传港股IPO,门店扩张或已陷入瓶颈,布局线上恐难抗衡互联网巨头
- 广东华兴银行将迎新党委书记
- 杨晓和任海南省委常委、儋州市委书记
- 趣店Q3收入下降7成、净亏6.5亿同比扩大6倍、运营亏损3亿,因股价不合规三次收退市警示函
- 网红经济学家的尽头是带货?任泽平直播卖课,店铺收益88万多
- 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坚决抵制数字藏品金融化倾向
- 一季度新增贷款创新高,央行:信贷投放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首架C91912月交付东航 发动机制造商承诺“足量供应”
- 大秦铁路天津段发生火车碰撞
- 小米为线下门店发放“疫情补贴”,累计1.2亿元
- 央行: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等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 小鹏汽车50亿元成立汽车科技公司
- 华润雪花聊城公司超标排污被罚24万元 此前已有多家子公司因环保问题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