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5年我国湿地保护率将达55%
为全面贯彻实施《湿地保护法》,全国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湿地湿地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保护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规划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年国全国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全国包括红树林地、湿地湿地森林沼泽、保护保护灌丛沼泽、规划沼泽草地、年国沿海滩涂、全国内陆滩涂、湿地湿地沼泽地、保护保护河流水面、规划湖泊水面、年国水库水面、坑塘水面(不含养殖水面)、沟渠、浅海水域等。
立足我国湿地资源现状,湿地保护规划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红树林规模增加、质量提升,健全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提升湿地监测监管能力水平,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固碳能力得到提高,湿地保护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使我国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修复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其专项规划,湿地保护规划以“三区四带”为总体布局,在总结评估“十三五”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提出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加强科技支撑、深度参与湿地保护国际事务等6项重点任务,以及出台国家重要湿地相关政策,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开展全国湿地资源专项调查,完善湿地标准体系等16项具体任务。
湿地保护规划的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行动,是实现我国湿地保护中长期目标、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和碳汇能力的有力保障,是我国履行《湿地公约》、向国际社会贡献湿地保护中国智慧,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有效途径,对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百科)
- 内蒙古再提“套内面积” 公摊“糊涂账”该如何厘清?
- 黄向阳:积极立足省级联社改革,构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 耀才证券植耀辉:美股偏软交投转淡 港股17,400点有支持
- 发改委: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发挥更大效应
- 江苏银行回应未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已完成测试,近期更新该行名单
- 国家卫健委: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 保障患者救治
- 须抵消363万吨碳排放,卡塔尔世界杯能否实现碳中和?
- 渝农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9项违规被罚超千万,6名责任人受罚
- 光大期货:11月22日农产品日报
- 12月加息50基点?美联储梅斯特:同意放缓步伐 但“刹车”还很远
- 双标事件一年后,加拿大鹅有点凉
- 北交所开市周年盘点:近四成上市企业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 壳牌于南非东海岸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计划遭拒
- 80岁的拜登正考虑连任问题,美国国会也遭遇“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