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央行紧缩资产掀起全球金融海啸?
参考消息网11月15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13日报道,西方掀起全球央行正纷纷缩减资产。央行
报道称,紧缩金融全球中央银行正在压缩因应对新冠疫情而膨胀的资产总资产。截至10月底,全球日本、海啸美国、西方掀起欧洲三大央行的央行总资产为22万亿美元,连续6个月减少,紧缩金融相比峰值的资产降幅为2%,即5000亿美元。全球在资金流出的海啸债券市场上,长期利率出现不稳定的西方掀起动向。财政状况不稳定的央行英国和南欧国家也可能再次爆发债务危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紧缩金融进程充满波折。
各国央行开始缩减资产,是因为完成了对新冠疫情所造成经济危机的应对。此外,美欧为了抑制来势汹汹的通胀,也有必要加速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因此正积极吸纳资金。
美联储从6月开始实施量化紧缩政策,之前通过量化宽松获得的国债和住房贷款担保证券即使到期,也不再重新买入,以此缩减资产。月度削减上限原先被设定为475亿美元,在9月被提高到950亿美元。
英国央行从11月开始采取更为大胆的资产缩减措施,在市场上出售国债,计划到2023年9月削减800亿英镑(约合940亿美元),即减持10%。欧洲央行也于2022年7月终止了量化宽松政策下增购政府债券的行动。
日本央行认为,物价上涨是暂时的,因而继续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不过,以优惠条件向处理新冠疫情相关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制度将被缩减规模。
世界主要央行同时压缩持有资产(即“全球量化紧缩”),此前尚无先例。由于国债的主要买家消失,市场上的资金逐渐减少,因此央行需要谨慎行事。
10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1%骤降至3.8%,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随着利率急速上升,市场对物价指标的钝化做出了敏感反应。由于资金减少,债券价格的波动越来越大,美国财政部已开始讨论采取回购国债的措施。
英国特拉斯政府时期刚推出大规模减税政策,该国长期利率就暴涨,以致养老基金陷入危机。英国央行被迫紧急购买国债。
欧洲央行的课题是如何防止财政状况不佳的南欧国家利率暴涨。欧洲央行此前通过对持有国债的偿还部分进行再投资、大力购买南欧国家国债,来抑制利率上升。在开始实施量化紧缩的情况下,讨论追加措施也将成为课题。
对于持续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日本央行来说,这些情况并非事不关己。受美欧利率上升影响,日本也面临利率上升的压力,日本央行10月被迫在短短一个月内购买12.5万亿日元(约合900亿美元)的国债,目的是将长期利率控制在0.25%这一上限以下。日本央行持有已发行国债的50%以上,未来发生动荡的风险正逐步上升。
(责任编辑:休闲)
- 雨枫:蔚来ET5要在一年之内打败宝马3系挑战很大
- 整治这类违规!银保监局一天连开18张罚单
- 罗志恒:美联储鹰派立场告一段落 2023下半年或现拐点
- 自力更生?福特削减与大众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
- 世界杯带动消费升温!义乌出海、啤酒、火锅…|世界杯消费观察
- 游族网络怀璧《三体》亏麻了
- 温故知新 酝酿变革 私募业蓄势待春生
- 董明珠联合数十家企业深度布局 格力电器缘何热衷预制菜
- 银行业绩稳健增长为经济向好提供支撑
- 三亚“平替”也涨价了
- 未取得期货、基金从业资格却均开展业务!长江证券一营业部、时任负责人及员工一并被出具警示函
- 又不“转鹰”了?日本央行行长:从未想过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国务院国资委:去年央企营收39.4万亿元,同比增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