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转自:经济日报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举行的国消规模“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介绍,费电从2012年到2021年,产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均居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世界在工业中的国消规模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9年保持第一;利润总额达8283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2.5万亿元增长至9.5万亿元,费电年均增速达16%,产销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均居
党的世界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国消规模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费电企业实力不断提升,产销行业应用持续深入,均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世界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先进计算等领域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产品创新迭代不断加快,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从2012年的14万件增长至2021年的228万件,年均增长率达36%。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14家名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占全国软件业比重达78.4%,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手机、彩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长,内需升级趋势明显。
产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深入显现。面向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健康码、远程办公、协同研发等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汽车电子、智能安防、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养老等新产品新应用发展取得扎实成效,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应用场景丰富了用户体验。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全球主要的电子生产和代工企业大多数在中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全球约80%的个人计算机、6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彩电在国内生产,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400万个,相关配套产业从业人员超千万。
(责任编辑:娱乐)
- 央行:10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09万亿元 同比增长13.9%
- 浙商证券:维持固生堂买入评级 签署中医药产业基金 加速杭州乃至华东市场发展
- 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探底 专家:商品房销售规模降幅年底有望收窄
- 北京:对涉疫重点地区核酸检测点位、通道只增不减
- 哈里斯访菲意在“拱火”,这很不地道
- 合肥提出疫情防控“管人不关店”、“婚宴应办尽办”
- 留置!案件调查中!汇金股份“80后”女董秘出大事
- 大摩、花旗预测英国将面临十年来最严重国债供应过剩
- 北交所首个半年报披露季收官 6家公司净利超亿元
- A股三大指数持续走高 电子行业爆发22只股涨停
- 特斯拉中国调整产品交付周期 由最长4-8周缩短至1-5周
- 外媒:阿根廷总统出席G20峰会出现身体不适,决定接受医学检查
- “长期不用的钱,买这类保险合适!”银行“卖保险”热情高
- “高通胀环境下,中美共同努力稳定全球经济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