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483.5公斤,已超国际公认安全线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今天(10月17日)上午,国人公斤国际党的均粮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食产局长丛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量达2021年,已超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安全即使不考虑进口的国人公斤国际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均粮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10月17日上午,食产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量达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从亮介绍,已超党的安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国人公斤国际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均粮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食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和粮食从业人员辛勤努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
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丛亮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百科)
- 《我与研究所的故事》征文展赏(三) | 赵金厚:“浆糊国际”诞生记
- 天安财险上海非现场抽查五项违规 相关产品被停用整改
- 财政部:1-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6310.7亿元 同比下降6.5%
- 环境权益如何变成真金白银?浦东又“上新”了一部法规
- 周学军:金融国际合作为全球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 国家卫健委:一些地方对上海等发生过疫情地区的人员随意采取隔离等措施 要求立即纠正整改
- 可循环快递包装“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 全文|高善文用大国增长逻辑讲透宏观:长期维持较高经济增长的环境,才能涌现生生不息的公司
- 2022年服贸会探馆:为世界搭建共享服务贸易红利的平台
- 如何加快煤企转型升级?煤炭和新能源结合有新思路
- 国家网信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 饭圈化的德云社:估值一路上涨超20亿 艺人不停翻车
- 投机多头弃盘逃离,恐慌情绪爆发引发油价急挫,9月低点处能否悬崖勒马?
- 腾讯游戏发布超过40款产品,UE5、云原生和社会价值成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