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畅通文化大数据流通渠道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杨阳腾
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建的经济据流“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日前上线试运行。当日,日报深圳国夏文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进场的畅通中介服务机构,购买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的文化“中国老画报数据库”部分数据包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庆赏升平人物图京剧脸谱数据包”,购买价格约20万元。大数道
“交易中心将聚焦文化、通渠盘活存量。经济据流”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日报交易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常务副组长于德江介绍,畅通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交易标的文化聚焦文化数据,交易标的大数道分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两类。交易中心有别于其他数据交易场所和文化要素交易机构在互联网端交易的通渠方式,实行国家文化专网内网交易与互联网分发。经济据流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日报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畅通部署提供统一且惟一编码注册和解析服务的技术系统,实现专网与互联网跨域、从文化资源数据交易到文化数字内容分发。
为何采取专网交易与互联网分发的形式?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塞夫介绍,实行专网交易,一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管理,确保正确的导向和两个效益双丰收的原则;二是充分发挥现有国家有线电视网效能,把国家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的服务平台。
于德江表示,在今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和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专网交易、互联网分发”的要求。当然,外网分发必须在专网交易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在强有力的监管下进行,必须保证服务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整体工程,坚决杜绝虚拟炒作。
值得关注的是,交易中心将构建“数据超市”,交易面向全社会各类符合进场的交易主体开放,包括公共文化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文化生产机构和个人。交易的数据分公共文化数据和商业数据两大类,商业数据的权属主体可以在交易中心“数据超市”下开设自己的专业店铺。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高凯认为,文化大数据交易体系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文化大数据交易体系的运转,将打通事业和产业,畅通生产和消费,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和金融的力量。
(责任编辑:时尚)
- 内讧?英国财长拟消除与欧盟贸易壁垒 保守党回怼:脱欧不可改变
- 教育部:十年来中国专任教师增长到1844.4万人,增幅26%
- 教育部: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培训 健全校外培训执法体系
- 巴西金融市场调整今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
- 涉嫌欺诈发行,紫晶存储、泽达易盛领巨额预罚单,这些投资者可申报股票索赔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美指周一上涨在109.30之下遇阻
- 缓解债务压力, 富力开始亏本卖掉当年收购万达的酒店
- 挖掘基层就业岗位,多地开展离校未就业攻坚行动
- 上市生猪养殖企业10月销售额同比增长99%
- 从“缺芯”到“降价”,芯片设计不再吃香
- 靴子落地!罚没逾六千万,招商证券保荐项目“搁浅”风险待出清?
- 跳过第五代,英国打造第六代“暴风”战机
- 千亿市值银行再获增持!
- 英国新首相出炉,经济政策将决定英镑走向!